好动的孩子本身精力旺盛,所以,家长一定要善于引导,让孩子多余的能量充分地释放出来。如果孩子过剩的精力不能充分地得到释放,她就容易坐立不安,在需要安静的活动中也静不下来,小动作多。
晚上到了该睡觉的时候,因为孩子的需求没有通过父母的引导得到满足,她就会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,比如和家长聊天、讲故事……一直折腾到自己有困意了,才去睡觉。
面对精力比较旺盛的孩子,妈妈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,如果学校的活动不能满足孩子释放精力的要求,就在家多安排活动,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,在家里可以引导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,增加孩子的活动量,给他“放放电”。
同时也要辅助做一些安静的事情,让孩子平静和放松下来,不过于兴奋,比如,和孩子一起阅读、听音乐等,特别是睡前,别让孩子过于兴奋和疲累,否则也会睡不着。
总而言之,通过动静相宜的活动安排,让孩子形成一种合理并规律的生活节奏。
睡眠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,1~3岁的孩子,每天需要13~14小时的睡眠,到了5岁后,每天需要11~12小时的睡眠。孩子入睡难,除了精力没有完全释放,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原因,比如:
缺乏安全感不愿入睡
入睡环境没有声音、没有光线,会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,感到没有安全感,所以有很多孩子必须看到爸爸妈妈才能睡觉,看不到就坚持不睡。
就像兰海老师在短片里提到的:有的孩子一定要熬到爸爸回来才睡,如果家长工作太忙、回家太晚,可以提前和孩子通个视频电话,平时在生活中,要多多陪伴孩子,提高陪伴的质量。
“胡思乱想”不愿入睡
2岁左右的孩子已开始有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入睡前会胡思乱想,然后越想越害怕。这个时候,家长不要直接反驳孩子的想象,要问问他想到了什么,然后告诉他真实情况是什么。
平时可以给孩子介绍一些勇敢的人物形象,告诉他这些会陪伴他一起入睡。更重要的是,平时不要用恐吓的方式管教孩子,类似“再不xxx,xxx就来了!”这样的话语,会让孩子更加害怕。
强调一点:很多家长常常问怎么解决问题,却很少用心地去观察孩子,分析和寻找造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。
当家长观察得足够用心和充分时,通常都能够自己找到答案,就像短片中的特邀家长一样,通过兰海老师的提醒,这位家长通过自己的分析,得出了非常棒的解决方法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对孩子加强观察,用探索的眼光,从孩子的视角去想,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,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思考,往往能顺利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1999年,一颗承载着爱与梦想的种子在童装领域悄然萌芽——“叮当猫DDCAT”品牌正式诞生。24年来,这个以“都市儿童风采”为核心...
2018-11-14在互联网营销领跑全球、平台竞争白热化、供应链博弈加剧、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当下,“无品牌,不开店”已成为网店破局的共识。这一洞见来...
2018-11-14当秋风轻拂,树叶染上斑斓色彩,是时候为衣橱添上一抹能诠释秋日韵味的时尚单品。禾等Helen Moda 2025秋季新品女装,携着气...
2018-11-14当秋冬的风裹挟着寒意而来,家长们在为孩子挑选服饰时,既希望能抵御低温,又渴望孩子穿搭时尚亮眼。叮当猫推出的这款儿童秋冬款加厚两件套...
2018-11-14费依FAY FAYEE,这个由上海费依时装潜心雕琢多年的女装品牌,始终以欧洲潮流基因为底色,将巴黎左岸的慵懒、米兰秀场的锋芒与伦敦...
2018-11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