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前,随着英国时装设计师Lee Alexander McQueen的离世,也给这个时代拉上了序幕。虽然 McQueen已经离开,但是他的名字在这十年来,并没有在时尚行业消失。到目前来说。McQueen他还是是时装院校学生崇拜的设计师之一,并和90年代起被奉为圭臬的Martin Margiela,不过后来,Martin Margiela也于2009年选择了隐退。
在这十年以来,由于McQueen的离开,时装界好像跌入了真空一样,当创造了Alexander McQueen“天才设计师”这样的概念之后,时装界就不断地在寻找下一个的天才设计师。虽然,不断冒出很多的新兴设计师,但是,他们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了。
如今活跃在伦敦时装周上的Richard Quinn、Matty Bovan均被看做是McQueen接班人。但是,其实有很多的人心里清楚,他们其实并未具备与McQueen同等强度令人震撼的力量。
严格来说,时装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等到下一个“天才设计师”的出现,但是却等来了奢侈品商业的繁荣。LV母公司LVMH老板BernardArnault作为带头代表的奢侈品商人构建了寡头的版图,通过收购品牌来布阵,之后联络众多独立设计师,让他们为集团旗下历史悠久的时装屋工作。
人们对于这种操作已经司空见惯了,却在很多时候忘记开始这样的手法正是Alexander McQuen和John Galliano两名90年代出现的天才设计师。
Bernard Arnault先是通过了从圣马丁毕业,艰难地经营个人品牌的John Galliano掌舵Givenchy,之后将John Galliano调往Dior,让Alexander McQueen加入Givenchy。 其实,这种换牌并不少见,在018年的时候,Bernard Arnault将Louis Vuitton男装创意总监 Kim Jones调往Dior,然后再将Virgil Abloh安插进Louis Vuitton男装的操作,这次只不过是旧事再次上演而已。
对于很多设计师品牌来说,一般来说失去了创始人可能就相当于品牌也会结束。但是Alexander McQueen在这方面却取得少见的现象。
当然,其中的功劳少不了现任创意总监、McQueen曾经的有力的伙伴——Sarah Burton。Sarah Burton接手了Alexander McQueen品牌之后,在很大的大程度上延续创始人McQueen的品牌精神。
Sarah Burton在1996年在圣马丁读书期间就极力争取并获得了到在Alexander McQueen工作室实习的机会之后,她在Alexander McQueen工作室工作长达了十四年。在2000年,年仅二十岁的Sarah Burton便已经升为了女装设计总监。
Alexander McQueen离世前尚未完成的那个系列,终是由Sarah Burton完成后工作的,之后更被宣布成为了创意总监。她延续了品牌的核心,在延续Alexander McQueen华丽调性的同时并增强了成衣的实穿性。